本章内容为《沉默的大多数》理想国与哲人王的全文阅读页
|
桑舞小说网 > 综合其它 >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:王小波 | 书号:39608 时间:2017/9/6 字数:3239 |
上一章 理想国与哲人王 下一章 ( → ) | |
罗素先生评价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时说,这篇作品有一个蓝本,是斯巴达和它的立法者莱库格斯。我以为,对于柏拉图来说,这是一道绝命杀手。假如《理想国》没有蓝本,起码柏拉图的想象力值得佩服。现在我们只好去佩服莱库格斯,但他是个传说人物,真有假有尚存疑问。由此所得的结论是:《理想国》和它的作者都不值得佩服。当然,到底罗素先生有没有这样![]() ![]() 自柏拉图以降,即便不提哲人王,起码也有不少西方知识分子想当莱库格斯。这就是说,想要设计一整套制度、价值观、生活方式,让大家在其中幸福地生活;其中最有名的设计,大概要算摩尔爵士的《乌托邦》。罗素先生对《乌托邦》的评价也很低,主要是讨厌那些繁琐的规定。罗素以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,把什么都规定了就无幸福可言。作为经历了某种“乌托邦”的人,我认为这个罪状太过轻微。因为在乌托邦內,对什么是幸福都有规定,比如:“以苦为乐,以苦为荣”“宁要社会主义的草,不要资本主义的苗”之类。在乌托邦里,很难找到感觉自己不幸福的人,大伙只是傻愣愣的,感觉不大自在。以我个人为例,假如在七十年代,我能说出罗素先生那样充満了智慧的话语,那我对自己的智力状况就很満意,不再抱怨什么。实际上,我除了活着怪没劲之外,什么都说不出来。 本文的主旨不是劝人不要做莱库格斯或哲人王。照我看,这是个趣兴问题,劝也是没有用的。有些人喜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众所周知,哲人王降临人世,是要带来一套新的价值观、伦理准则和生活方式。假如他来了的话,我就没有理由想象自己可以置⾝于事外。这就意味着我要发生一种脫胎换骨的变化,而要变成个什么,自己却一无所知。如果说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,恐怕就是这个。因为这个原故,知道有人想当哲人王,我就觉得自己被打量着。 我知道,这哲人王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,他必须是品格⾼洁之士,而且才⾼八斗,学富五车。在此我举国中古代的哲人王为例——这只是为了举例方便,毫无影 ![]() ![]() ![]() 就我所知,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。倘若他能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,我倒会更喜 ![]() ![]() 至于题內之语,还是我们为什么要怕哲人王的打量。照我看来,此君的可怕之处首先在于他的宏伟志向:人家考虑的问题是人类的未来,而我们只是人类的几十亿分之一,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。《⽔浒传》的牢头噤子常对管下人犯说:你这厮只是俺手上的一个行货…一想到哲人王,我心中难免有种行货感。顺便说一句,有些话只有哲人才能说得出来,比如尼采说: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了带上鞭子。我要替女人说上一句:我们招谁惹谁了。至于这类疯话气派很大,我倒是承认的。总的来说,哲人王藐视人类,比牢头噤子有过之无不及。主张信任哲人王的人会说:只有藐视人类的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大利益。我又要说:只有这种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祸害。从常理来说,倘若有人把你当做了nothing,你又怎能信任他们? 哲人王的又一可怕之处,在于他的学问。在现代社会里,人人都有不懂的学问,科学上的结论不⾜以使人恐惧,因为这种结论是有证据和推导过程的,对于有理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我说哲人王的学问可怕,丝毫也不意味着对哲学的不敬。哲学不独有趣,还⾜以启迪智慧“文化⾰命”里工农兵学哲学时说:哲学就是聪明学,我以为并不过分。若以为哲学里种种结论可以搬到生活里使用,恐怕就不尽然。下乡时常听老乡抱怨说:学了聪明学反而更笨,连地都不会种了。至于可以使人成王的哲学,我认为它可以使王者更聪明,老百姓更笨。罗素是个哲学家,他说:真正的伦理准则把人人同等看待。很显然,他的哲学不能使人成王。孔子说: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像这样的哲学就能使人(首先是自己)成王。孔丘先生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,子子孙孙都是衍圣公,他老人家果然成了个哲人王。 时值今⽇,还有人盼着出个哲人王,给他设计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,好到其中去生活;因此就有人乐于做哲人王,只可惜这些现代的哲人王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,民人圣殿教的故事就是一例。不但对权势的爱好可以使人误⼊歧途,服从权势的 ![]() ![]() |
上一章 沉默的大多数 下一章 ( → ) |
若发现沉默的大多数章节出错,请您点此与我们联系,本作品《沉默的大多数》为私人收藏性质,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 王小波 所有!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后果自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