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内容为《江山美色》一二八章千古一帝的全文阅读页
|
桑舞小说网 > 架空小说 > 江山美色 作者:墨武 | 书号:34963 时间:2017/7/21 字数:9481 |
上一章 一二八章 千古一帝 下一章 ( → ) | |
岚和萧布⾐在房间內窃窃私语,倒是亲热非常。袁人,眼下却是以诚打动萧布⾐,他本⾝见识广博,可谈话过程中,萧布⾐很多念头和思想却是让他称奇不已,更是坚定了和萧布⾐一条路的念头。 只是二人呆了很久,还不见萧皇后来宣,多少都有些诧异。要知道袁岚是萧皇后感 ![]() 又过了个把时辰,一通事舍人急冲冲的走进来,宣萧布⾐厚德殿见驾,袁岚有些奇怪,知道厚德殿是圣上见臣议事的地方,不算隆重,更有点人私会见的味道。不明⽩为什么圣上会召见萧布⾐,难道是皇后娘娘径直去找了皇上? 袁岚是个商人,杨广既然没有宣见他,他当然不能去的,只是嘱咐了萧布⾐两句,不过想来才和皇后认了亲,不至于有什么大的⿇烦事,何况就算是有⿇烦事,有萧皇后在杨广的⾝边,再加上萧布⾐的急智,想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。 萧布⾐辞别袁岚,跟随通事舍人到了厚德殿。大殿的奢华富丽自然还是和别的宮殿一样,让人瞋目结⾆。萧布⾐到了紫微城后,就从来没有见到过不奢华的房子,紫微城的每栋大房宮殿都和裴茗翠所说的大隋服饰仪仗制度一样,必须华美壮观,务求隆重。 厚德殿前还是守卫森然,进厚德殿前。按例的检查,只差没有翻翻萧布⾐地底 ![]() 胡思 ![]() 萧布⾐跪倒参拜,杨广⾼⾼在上看不出喜怒,只是挥手道:“免礼。赐座。” 两个大臣都是互望一眼,満是惊诧,不明⽩圣上怎么会对一个校书郞如此地礼遇,不过圣上有旨,别人只有听着的份。他们都是久在杨广⾝边,知道他的心意,前一段时⽇宇文化及诬陷这个校书郞,很多人都知道校书郞是冤枉的。也有很多人知道宇文化及按律例早就应该斩上十次八次。烹杀都是不为严厉,可是又有很多人知道,圣上罢免了宇文化及。其实很不开心。 这一点不奇怪,因为宇文化及就算有着千般错处,就算他是想要陷害点别人,但是他不会陷害圣上,他也能讨圣上 ![]() 忠臣奷臣很难说的明⽩,在不同地人眼中也有不同的辨别标准,圣上说你是忠臣,那就是金口⽟言,没有谁敢反驳的。 圣上曾经公然说过,他生 ![]() ![]() ![]() “今天我招你们来,主要是想问问…”杨广⾼⾼在上,望了萧皇后一眼,微笑下,这才说道:“校书郞仆骨扬威,让蛮夷之人知我大隋地勇士天下第一,他在四方馆又为我大隋争得了面子,让外邦知道我大隋就算是个校书郞地智慧,都是他们难以企及,再加上校书郞发明了什么,什么,校书郞,你发明什么了?” “回圣上,是雕版印刷术。”萧布⾐只能站起,为雕版印刷术默哀般的回了一句。 “哦,对,是雕版印刷术,秘书郞虞世南极为推崇的方法,我看了,还不错。”杨广这时候倒像是唠家常,并没有⾼⾼在上“校书郞立下了这么多地功劳,我觉得校书郞一职好像有点屈才,虞侍郞,你意下如何?” 萧布⾐心中一动,虞侍郞,难道就是內史侍郞虞世基,也就是虞世南的大哥?一官站起,⾼⾼瘦瘦,喜怒不形于⾊,施礼道:“回圣上,我觉得圣上说的一点不错,校书郞仆骨扬威,四方馆忠心耿耿,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,使圣上必定流芳千古,这校书郞的职位,似乎真的是有点屈才。” 萧布⾐心道,这人说话看似曲折,却和没说一样,完全就是杨广的传声筒,看起来深得为官之道! 虞世基虽然没说什么,杨广却很是満意,点点头又问“那苏纳言有什么意见?” 苏纳言颇为苍老,颤巍巍的站起来“回圣上,老臣并不认可虞侍郞的看法,老臣觉得,校书郞本是布⾐,若是升迁太块,只怕于理不合!圣上开科取士,就是为了给天下之人公平进官的机会,并鼓励天下人来读书以光耀家门,萧布⾐当上校书郞就是没有经过考核,这已经于理不符,若再是冒然再次升官,我只怕有人会非议。” 杨广皱着眉头,半晌才道: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 “我的意思是说,总要考考的。”苏纳言回道。 “你说怎么考核?”杨广问道。 苏纳言?萧布⾐想了下,记忆中这人应该叫做苏威。也就是大隋门下省的头,从人情来讲,这个虞世基为他萧布⾐说话,苏纳言是有些为难地意思,可从道理来讲,这个苏纳言总算是尽了做臣之道,倒比那个虞世基強上一些。 “这个嘛,”苏纳言看了萧布⾐一眼。“不知道校书郞对明经。进士哪科较为 ![]() 萧布⾐有些头大。“回苏大人,校书郞其实是个耝人,哪科也是不懂的。” 明经进士两科萧布⾐现在倒是知道,不过那是文人才会考的科目,他写字都困难,要去考取这个实在有 ,更何况他本意不在这里。 虞世基见到杨广皱眉。起⾝施礼道:“圣上,校书郞不会明经进士,但是屡立奇功,我想也可以破格录用的,科举考核是为了公正严明,但有些奇才的录用也可以不拘一格的。” “我只怕打破了惯例,让天下人只想着取巧,不思读书。反倒不美。”苏纳言道。 虞世基心中道。你老小子收取别人的贿赂,让人升官的事情还少了?现在倒说什么打破惯例,真地滑稽可笑。不过他贿赂收地也是不少。倒不好拿这个说事。他知道这老小子总有别地名堂,讨圣上喜 ![]() 苏威有些皱眉“如果校书郞对明经进士都不 ![]() ![]() 杨广突然大笑起来“你问他骑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杨广说到这里,又转头向萧皇后点点头,嘴角満是微笑。萧皇后眼中也是欣喜,将手轻轻按到杨广手上,却向萧布⾐看了一眼。萧布⾐见到二人的恩爱,几乎以为传说中的大被同眠的杨广是在说别人,可也知道这个机会是萧皇后为自己争取,心中微有暖意。 众人都想,看来圣上对突厥人深恶痛绝,只恨不得萧布⾐ ![]() 苏威听到殿试,连连点头道:“圣上从谏如流,实乃千古地明君,老臣这就去和张瑾大将军商量,如何考核才能体现出校书郞的本事才好。” 杨广挥挥手“好吧,事情就先这么定下,你们都退下吧,校书郞留下。” 苏威和虞世基互望了一眼,都是疑惑,不知道这个萧布⾐是踩了屎狗还是吃了牛粪,不然怎么这么好的运气,竟然由杨广亲自来赏官?见到虞世基不解自己的意思,苏威却是心中暗笑,他和虞世基不同,虞世基是內史省的侍郞,负责起草圣旨之类,深 ![]() 萧布⾐不知道这些佞臣的心思,內心还在夸奖苏威这个老狐狸的忠良。不知道圣上留下自己做什么,却是不敢多话,只是坐在那里。 “校书郞,你在想什么?”杨广突然发话问道。 这算是萧布⾐和杨广的第一次正面接触,望着⾼⾼在上的杨广,隐有光环,倒让萧布⾐內心有些困惑。 他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时候,就在思考杨广这个人。当土匪,做生意,赛马,出塞,见可敦,到东都,听也听了很多,见也见了不少,可他还是没有对杨广有什么明确的印象。他到了东都,固然是⾝陷洪流。不能自主地缘故,但是他心中对于杨广,还満是好奇。 他记忆中的杨广慢慢的发生了改变,在他记忆中,也就是从野史中,杨广是个杀⽗ ![]() ![]() ![]() “布⾐,圣上在问你话呢。”一个柔和的声音响起来,是萧皇后的催促。 萧布⾐回过神来,瞥见杨广脸上的怒容,灵机一动道:“臣下什么都不敢想。” 杨广微愕,不解道:“你说什么?” “臣下得见天子之威,一时间脑海一片空⽩。什么都没有想到。”萧布⾐回道。 杨广问道:“难道我在你眼中。只有威严可讲?” 萧布⾐不明所以,更不知道他的心意,只能微笑道:“当然不止是威严。” “那还有什么?”杨广不动声⾊的问道。 萧皇后听到杨广询问倒是有些着急。自从她得知他是萧大鹏地儿子,认萧布⾐为亲后,就盘算着怎么给萧布⾐讨个官当当。方才李渊,李世民向她求情,让她救救⾼士廉,她却觉得不急,只是想等着杨广⾼兴的时候提及⾼士廉就好。可她对为萧布⾐求官倒是不遗余力,由此可以看出在她心目中萧布⾐地位的重要。 和杨广相处数十年,没有谁比她更了解杨广的脾气,那就是喜怒无常,她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,只怕萧布⾐应对不及,反倒不美。 萧布⾐施礼道:“圣上,布⾐本来是个草民,知道的事情不多。” “就你知道的说,我很想听听。”杨广突然来了趣兴。他视力所及,都是奇珍异宝,锦绣堂皇,他所识得的人中,除了王公贵族,就是重臣显宦,听说萧布⾐是草民地时候,突然有种很新奇地感觉,他觉得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草民了。 “那草民就说了?”萧布⾐见到杨广的好奇,只是在琢磨自己的措辞。 如果能够奉劝杨广下,让他少点奢侈,少点征伐,少点暴戾,让天下百姓少点疾苦,他倒是非常想劝劝杨广,可是就算要劝,他也要找个稳妥地方法去劝,他可不想去 ![]() “快说快说。”杨广脸上隐有奋兴。 “圣上造福后世,算得上功德无量的。”萧布⾐先拍句马庇,听听效果。萧皇后有些讶然,杨广却是微愕,半晌才道:“怎么个造福后世的法子?” “先说大运河吧 脉,极大的促进大隋经商的发展,而且使东都各地供应方便。大运河的开通,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,在布⾐看来,甚至比长城的修建更为意义深远。” 杨广目光有些诧异,奋兴之意更浓,重重的一拍几案道:“说的好。” 萧皇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,也露出了微笑,虽然心中是不以为然,因为无论是大运河开通的前后,这都是个诟病,群臣私下对她这个皇后说的唯一一点就是,大运河劳民伤财,圣上失之武断。 见到萧布⾐沉默起来,杨广口气多少有些急切问道:“还有呢?” 萧布⾐心道,你就个大运河还算不错,我还真不知道你有什么别的功绩,让我如何拍马庇? “圣上,微臣见识耝鄙,别的方面也不知道很多。” 杨广有些失望的表情“那这东都的兴建,你又有什么看法?” 萧布⾐想了半天“东都富丽堂皇,是微臣所见的最繁华的城市。” 杨广叹息一声,喃喃道:“草民到底是草民,怎么知道我的想法之深远。” 萧布⾐耳聪目明,听到了杨广的惋惜,不由脸红,认真想了下才道:“回圣上,以微臣的想法,这东都地理位置在中原居中,圣上迁都东都,可是为了均衡四方着想?” 杨广哈哈大笑,竟然站起来。走下了⾼台,缓步走到萧布⾐的⾝边,目光灼灼地望着萧布⾐,沉声道:“校书郞,你以前是个草民,可比那些大臣考虑的更符合朕意。” “微臣愚昧,不敢和他们比较。”萧布⾐只好道。 杨广冷哼了一声“有什么不能比较的。你现在也是皇亲。怎么比不过他们这些愚昧之人?只是凭你方才的见识。已经比一些蠢臣⾼明了很多,不过你说的虽然不差,很多地方还是考虑的不⾜。” 萧布⾐恭声道:“圣上英明,⾼瞻远瞩,布⾐远远不及万分之一,当然很多地方欠缺考虑,还请圣上指点。” 他说的恭敬。其实內心倒觉得马庇实在已经拍的不轻,没有想到杨广居然还是不満意!他离杨广是如此之近,只见到他黑发如墨,只是眉间却是有着极深地皱纹,这种面貌之人通常都是一辈子发愁,萧布⾐內心突然升起了莫名地感觉,他觉得杨广其实很寂寞。 杨广缓步前行,绕着大殿慢慢地行走。双眉紧锁。伸手虚指道:“这诺大的东都城并非奢侈,也非炫耀,而是我大隋的千古之基。大隋之前。中原割裂,纷战不休, ![]() ![]() ![]() 萧布⾐不知历史,只能沉默,他当然知道杨广没有必要和他说谎。 “洛邑自古之都,控以三河,固以四塞,⽔陆通,贡赋等。”杨广那一刻眉飞⾊舞,滔滔不绝“自古君王,何曾没有留意此处富裕给⾜,只是不建都者莫不机缘不对,或九州未统,或钱粮不⾜,朕建东都,开千古未有之壮举,肃膺宝历,纂临万邦,遵而不失,心奉先志,自古之帝有哪个及我?” 萧皇后⾼⾼在上,望着丈夫的眉飞⾊舞,脸上有了敬仰之⾊,萧布⾐不知道杨广说的很多都是当年营东京诏中的內容,却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。杨广口才极好,刹那间神情飞扬,倒是让他整个人变地生动起来。 萧布⾐古语不行,却也多少明⽩一些,杨广说的就是西京偏远地穷,导致当年隋文帝甚至和百姓一块去逃荒,杨广说滑稽,萧布⾐想想,也是觉得好笑。洛 ![]() 可他没有想到杨广还没有说完“当年汉王叛逆,东都未成,关河悬远,兵不赴急,等叛 ![]() ![]() ![]() 萧布⾐听的有些瞋目结⾆,望着杨广的神采飞扬,竟然很是陌生,这就是那个传说中荒 ![]() “你说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,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。”杨广喃喃自语“萧布⾐,就凭你说地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八个字,已经算我的知己。” 萧皇后大为诧异,有些吃惊,没有想到杨广以堂堂国君的⾝份,竟然把萧布⾐引为知己,这是滑稽,还是调侃,认真,或者是,自己听错了? 厚德殿虽然没有了大臣,却还有宮人宮女,听到这话,差点丢了手上扇子⽟如意,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,圣上竟然说一个小小地校书郞是他的知己,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。 萧布⾐也是一阵恍惚,只是说“臣下不敢。” 杨广冷哼道:“有什么不敢的,我说你是你就是,旁人就算溜须拍马,又如何知道我的心思?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。说的好,这八个字说地极好。” 杨广被这八个字振奋,放声大笑起来,一时间好像都有了癫狂,所有的人都是脸⾊大变,不知所以。 杨广笑了良久,这才止歇,沉声道:“但是你想得显然还是不够。没有说出我开通大运河的全部用意。 “圣上的心意微臣怎能尽数揣摩。”萧布⾐苦笑道:“微臣说了。我见识少。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圣上指点。” “不是不对,是不全。”杨广纠正道,目光灼灼,带有狂热,像是看着萧布⾐,又像是透过萧布⾐的⾝体望向极远的方向。 “先帝在时,虽是四海安宁。可大隋统治并不牢靠。虽 ,南北差异太大,不断地排斥,已是我大隋地隐患。执着“四百年地裂分岂是短短的年限就能够消弭?南方⽔利通便,民生富⾜,北方却是土地贫瘠,多是穷困。南人视北人耝鄙浅显。都是杂种。北人却是觉得南人只被服征,胆小懦弱,两地仇视。几为异族。我当年不为天子之时,在江都甚久,一直都此事头痛。大隋形式虽然统一,但要融合,却需要一个沟通南北的脉络,那就是运河…” 萧布⾐被杨广的侃侃而谈昅引,目光中已经带有了敬仰。这种敬仰并非敬畏产生,而是实实在在被杨广的分析所打动。他武学或者⾼明,见识或者有千年基础,可杨广的分析⼊理,实在看不出昏聩在哪里。 “运河开通,不但是物质 ![]() ![]() 萧布⾐心中叹息,虽然对最后一句话持有保留意见,却真心道:“圣上远见,臣下如今才算明⽩圣上的良苦用心。” 杨广叹息一口气“布⾐你虽是耝人,可圣上今⽇这番话没有对皇后说,没有对百官说,只对你说,你可知道为什么?” 萧布⾐头摇道:“臣下不知。” “只是因为你不拍马庇,却说出朕的良苦用心,”杨广淡然道:“懂我的,我不用解释,不懂我的,我何须和他解释?” 萧布⾐这才明⽩杨广地偏执,苦笑不语。 “建东都,通运河不过是我谋划中地最 ![]() 圣上从西京回来后,一直都是紧锁着眉头,烦躁不堪,哪里有如今⽇这般 ![]() “微臣恭听圣上所言,只盼再学些东西。”萧布⾐恭敬道。 杨广微笑起来,竟然拉着萧布⾐的手,走到一旁道:“来,坐。” 宮人们眼珠子差点掉了下来,萧皇后却是心中大喜,觉得夫君已经多年没有如此振奋的时候。 “我在江南之时,就曾考虑融合的问题,”杨广目露沉思“我免陈土地之税十年,要求文官收集重抄各地佛经,以求教义化解南北暴戾,早⽇融合,僧粲⾼僧就曾过来帮我,只可惜他早早的过世,让人惋惜。” 萧布⾐听过僧粲的名字,知道那是五祖之一,不由大惊,心想人家得道⾼僧总不是假的,他既然帮助杨广,肯定是觉得有意义,这么说最少以前来说,杨广做事还是不差的。 “可民无学不成,”杨广又道,双目光彩炯炯,像是说给萧布⾐听,又像是喃喃自语“我在江都之⽇,就让学者编撰书卷典籍,如今你在秘书省,应知道秘书省规模之宏,绝非一⽇之功。” 萧布⾐知道这点不假,只是点头,现在杨广如同洪⽔决堤,他要做的不是堵,而是疏导,可是怎么来看,后世评价杨广的用语都是过于苛刻,不学无术,虚伪残暴,喜好女⾊,贪图享乐这十六个字基本就是杨广的一生评价,可萧布⾐知道,眼下这个杨广不应该这么被诋毁。 “迁都和开河,再加上我这些年的苦心孤诣,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南北排斥的问题。”杨广又道:“实行科举制度,让天下无论文人,或者是寒士草民,都有荣耀门楣的希望,岂不让百姓更是齐心?” 萧布⾐知道事情远非杨广说的那么简单,杨广开科举制度更深刻的用意却是打击近四百年来旧阀的势力,维护统一,不过他不说,想必也是不想说而已。这并没有让萧布⾐对他方才说的大打折扣,而是觉得杨广不是昏君,可是他 ![]() “分化安抚突厥,击吐⾕浑,打通丝绸之路,哪件事情我不做的完善尽美?”杨广又道:“千古以来,能和我媲美的只有秦皇,汉武二人而已。” 萧布⾐应了声“圣上说的极是,我只怕秦皇汉武也不及圣上的。” “你说的是真心话?”杨广有些失态,竟然一把抓住萧布⾐的肩头,语气急切,在萧布⾐眼中看来,如同一个急需被肯定的精神病患者。 “臣下说的的确是真心话。”萧布⾐心中叹息“秦始皇实现华夏统一,圣上也已经做到。秦皇修筑长城,圣上开通运河,长城耗财,运河聚财,这点秦皇已不如你,汉武穷兵黩武,经⾼祖,文景三帝百多年的积蓄,征讨匈奴,还是落下劳民伤财的骂名,圣上以短短不过十年的光景做到这些,所作所为其实远远超过汉武帝的能力,臣下说圣上超越秦皇汉武实在不⾜为过。” 杨广哈哈大笑,颇为満意的站了起来,伸手一划“校书郞所说正切朕意,朕本天才,以天下承平⽇久,士马全盛,慨然慕秦皇、汉武之事,只希望⽇月所照,风雨所沾,孰非我臣!⾼丽本是箕子所建的礼仪教化之邦,晋末裂分出去,本是我华夏一部分,朕既然效仿秦皇汉武之事,焉能让⾼丽不为我服,你说的什么江山大一统非常好,朕的江山现在大一统只差这最后一块,⾼丽王既然不肯朝拜,那好,我不久后就要四伐⾼丽,势建一兼三才而建极,一**而为家的王朝,做一个夸三皇,超五帝,下视商周,使万世不可及的千古一帝!” 萧布⾐愣住,望着神采飞扬,不可一世的杨广,久久无语。 SanGwUxS.CoM |
上一章 江山美色 下一章 ( → ) |
若发现江山美色章节出错,请您点此与我们联系,本作品《江山美色》为私人收藏性质,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 墨武 所有!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后果自负。 |